2011年1月28日星期五

那箱柏翠是真的嗎?

2011年 01月 26日 08:13
年伊始﹐香港就在這個週末迎來了一系列葡萄酒拍賣。面對這樣的形勢﹐亞洲買家心裏湧起了兩個大大的問號:所有這些酒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?它們的保存狀況又怎麼樣呢?


Bordeaux Winebank
Bordeaux Winebank的“五星來源保障”體系(Five Star Provenance)採用帶防拆封印﹐確保買家買到的酒是直接來自酒莊﹐且經過很好的保存。
Bordeaux Winebank集團主席亨甯•索雷森(Henning Thoresen)說﹐“在各家拍賣行之間倒來倒去的葡萄酒實在是太多了﹐有些時候﹐零售商又不會把酒的來龍去脈告訴你。風險就是﹐你花費了1萬港元(1,286美元)﹐買到的卻是一瓶壞了的酒。”

葡萄酒一瓶接一瓶地湧入亞洲﹐在不同的主人手裏輾轉﹐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溫度條件﹐有時還會被缺乏經驗的人搖來晃去。這樣一來﹐瓶子裏的脆弱酒液就很容易變質。除此之外﹐各路騙子都想從節節攀升的名酒價格當中撈上一把﹐假貨的問題也越來越讓人揪心。

原籍挪威的索雷森在葡萄酒行業打拼了幾十年﹐創造了一套相關的保障體系﹐並且為這套體系申請了專利、註冊了商標。據他說﹐這套體系可以為葡萄酒的品質和來源提供保障。1月23日﹐他將把這套體系介紹到香港﹐並在蘇富比拍賣行(Sotheby's)的Bordeaux Winebank葡萄酒收藏拍賣會上進行展示。他的公司專門銷售經他的“五星來源保障”體系(Five Star Provenance)檢驗合格的葡萄酒。按照這套體系的要求﹐所有的酒必須直接來自酒莊﹐自裝瓶之日起就一直處於波爾多地區的專業窖藏之中﹐外包裝用的是帶防拆封印的原裝木箱﹐同時還附有大量的證明檔。

1月23日的蘇富比香港拍賣會推出128箱2000年份的波爾多頂尖名酒﹐所有名酒都是直接從酒莊購得﹐其中包括諸如拉菲(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)和柏翠(Chateau Petrus)之類的明星拍品。蘇富比估計這批拍品的總值為1,260萬港元。

同樣是在這個週末﹐香港還有其他幾場葡萄酒拍賣會。美國拍賣行Acker Merrall & Condit的葡萄酒拍賣會為期兩天﹐拍品來自多個藏家﹐總值據拍賣行估計可達7,000萬港元。第一場拍賣定在週五(1月21日)晚上﹐第二場拍賣的開始時間則是週六早晨﹐同一個時間﹐蘇富比也將舉行安德魯•勞埃德•韋伯(Andrew Lloyd Webber)個人收藏拍賣會﹐拍品總值估計為3,200萬港元。

不過﹐在亞洲﹐來源可靠的葡萄酒往往會拍出高於估計的價錢。例子之一就是去年的蘇富比香港拍賣會:三瓶直接來自酒莊的1869年拉菲珍罕名釀拍出了每瓶180萬港元的空前高價﹐比之前的最高估價多了許多倍。

為了滿足富裕買家的需要﹐賣家和酒廠都在努力讓葡萄酒擁有易於鑒別的可靠來源。不久之前﹐擁有波爾多一級酒莊尊貴頭銜的瑪爾戈酒莊(Chateau Margaux)在香港介紹了它採用的各種內置防偽措施﹐包括蝕刻在瓶身上的惟一編號、用於鋁箔收縮帽的特殊油墨以及標籤上的各種防偽標記。

說到“五星來源保障”體系﹐蘇富比亞洲區酒類主管樓伯禮(Robert Sleigh)認為﹐它可能會促進Bordeaux Winebank集團在亞洲的葡萄酒銷售。

他說﹐亞洲“大體上還是一個新手市場﹐所以呢﹐買家都比較小心﹐免得出什麼差錯。買東西的時候﹐不管是買鞋子、衣服還是別的什麼東西﹐他們都希望自己買到的是真貨。”

Jake Lee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